在水處理領域,EDI 模塊純水和普通純水均屬于凈化后的水質,但二者在制備原理、水質標準、運行特性及適用場景上存在顯著差異,需結合實際需求選擇。下面說說水處理的EDI模塊純水和普通純水的區別。
一、從制備原理來看,二者核心差異明顯。普通純水的制備多依賴反滲透、離子交換樹脂等單一或組合工藝。反滲透工藝通過半透膜截留水中離子、有機物等雜質,但對低濃度離子去除能力有限;離子交換樹脂則通過樹脂吸附水中離子,失效后需用化學藥劑再生,再生過程會產生廢水。
EDI 模塊純水是通過 “電滲析 + 離子交換” 組合工藝制備,利用電場作用驅動水中離子遷移,同時借助模塊內填充的離子交換樹脂吸附殘留離子,樹脂可在電場中持續再生,無需額外添加化學再生劑,實現連續制水。
二、水質指標方面,二者標準不同。普通純水的電導率通常在 1-10μS/cm 之間,電阻率對應 0.1-1MΩ?cm,雖去除了大部分離子和雜質,但仍殘留少量低濃度離子(如鈉、氯、硅等),無法滿足對離子含量要求極高的場景。EDI 模塊純水的電導率可降至 0.055μS/cm 以下,電阻率最高可達 18.2MΩ?cm,接近理論純水指標,能深度去除水中離子,包括微量的硅、硼等難除離子,且水質穩定性更強,長期運行中不易出現離子濃度波動。
二、運行方式與成本上,二者差異突出。普通純水制備過程中,若采用離子交換樹脂,需定期停機再生,再生時消耗鹽酸、氫氧化鈉等化學藥劑,同時產生含藥劑的廢水,后續需處理廢水,增加運行成本與環保壓力;即使采用反滲透工藝,也需定期更換膜元件,維護頻率較高。
EDI 模塊純水制備過程無需化學再生劑,可連續 24 小時運行,無廢水排放,減少了藥劑采購與廢水處理成本;且模塊壽命較長,維護僅需定期清洗,無需頻繁更換核心部件,長期運行成本更低。
三、適用場景也各不相同。普通純水因水質指標適中、制備成本較低,適用于對水質要求不極致的場景,如工業鍋爐補給水、普通電子元件清洗、食品飲料加工用水等,這些場景無需超純水,普通純水即可滿足生產需求。
EDI 模塊純水因水質極優、穩定性強,適用于對離子含量敏感的高端領域,如半導體芯片制造、新能源電池生產、醫藥行業注射用水制備、實驗室精密儀器用水等,這些場景中,微量離子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或實驗結果,必須使用高純度的 EDI 模塊純水。
此外,在環保性上,普通純水制備若涉及離子交換再生,會產生化學廢水,若處理不當可能污染環境;而 EDI 模塊純水制備無化學藥劑使用與廢水排放,符合環保要求,更適合對環保標準要求高的客戶。
所以總的來看,EDI 模塊純水與普通純水的區別,本質是 “深度凈化” 與 “基礎凈化”、“連續環保運行” 與 “間歇有廢運行” 的差異,需根據實際水質需求、運行成本預算及環保要求,選擇適配的純水制備方式。
本文由藍膜水處理(http://m.rosereadingroom.com/)原創首發,轉載請以鏈接形式標明本文地址或注明文章出處!